首页>>旅游百科

枫泾古镇门票,枫泾古镇要门票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枫泾古镇门票,枫泾古镇要门票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枫泾古镇要门票吗一日游攻略

枫泾古镇位于上海,至今也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上海一座古老而又清雅的小镇景点。这里保留了许多历史多年传承下来的遗迹,作为百年古镇,走进这里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岁月沧桑的感觉。古镇中的景点众多,如今也成为了当地非常热闹的一处人文景区。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如今成为了上海一处非常特别的景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过历史记载的古镇,追溯到近期,也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古镇如今坐落在上海西南角,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自2000年之前起,这里就已经是普通老百姓的聚居地。镇内的界河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界河。枫泾镇横跨吴越两界,被称为“吴越名镇”。古镇共有桥梁52座,其中直河桥始建于元朝,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与长江以南其他受欢迎的水乡相比,枫泾的游客较少。你可以在这里放松一下,欣赏小桥上的流水。枫泾镇有29条街、巷、84条巷。目前,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悠悠街等四处古建筑保存完好,总面积48750平方米。它是上海一个保存完好的大型水乡古镇。

古镇风景

作为历史古镇,这里的特色虽然也随着时间的推进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大体的格局还有各种基础的布置却还是维护的很好的,依然是古镇原有的样子。古镇有两条主要的街道,一条是南段叫南大街、中段叫中大街、北段叫北大街的街道,条街在枫泾三桥处交汇,成“丁”字型。枫泾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您可以在南街圣堂巷的金山农民画展览中心欣赏本地绘画。这里有许多古老的美术馆和著名的画家。

2024枫泾古镇门票多少钱一张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那么游客前往古镇游玩门票多少钱一张?

门票价格

门票:

成人票:原价¥50,¥38。

学生票:原价¥50,¥25。

儿童票:原价¥50,¥25。

老人票:原价¥50,¥25。

中国农民画村:

农民画村成人票:原价¥30,¥25。

优惠政策

学生:6周岁(不含)以上、18周岁(含)以下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半价。

老人:60周岁(含)以上、70周岁(不含)以下老年人,半价;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免费。

军人:现役军人家属、退役军人,半价。

儿童:身高1. 3米(含)以下或6周岁(含)以下的儿童,免费。

团队司陪、导游旅行社经理:,免费。

记者、现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人、离休干部:,免费。

在职、退休、残疾的消防救援人员(含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救援院校学员:,免费。

开放时间

1月1日至4月30日-周一至周日-全天-08:00-16:30,16:00停止入园。

5月1日至9月30日-周一至周日-全天-08:00-17:00,16:30停止入园。

10月1日至12月31日-周一至周日-全天-08:00-16:30,16:00停止入园。

枫泾古镇要门票吗

枫泾古镇是一处充满了江南风情的小镇,小河流水穿过大街小巷,古朴的石头路留下了无数游客匆匆的脚步和美好的记忆,在这绿荫碧水的温婉古镇中寻找自己迷失的童年记忆,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枫泾古镇要门票吗

1、枫泾古镇大门票是免费进入的,不需要大门票就可以进入古镇游览观看拍照

2、枫泾古镇内部有很多小众景点,其中部分精品景点是需要单独收费的,游客自愿购票才能进入

3、大家可以购买景区的联票,一共50元/张,就可以随意的进入古镇内所有的小众景点了

4、枫泾寻画80人民币

5、中国农民画村30元

6、优惠政策:1.3-1.5米儿童、学生、70岁以上老人等持有效证件购票享半价优惠,1.3米以下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等持有效证件直接免票,所以有相关证件的朋友记得带好证件。

上海枫泾古镇简介

如果想要享受一份古镇的宁静是可以来这里这里的,枫泾古镇的桥梁非常多,大约有52座之多。

zui古老的桥将近700年的历史了,游客算不上太多,来这里的游客可以悠闲地欣赏小桥流水的风景,古镇有两条主要的街道,主要景点有丁聪漫画馆、三百园、东区火政会等。

每逢节假日和旺季,枫泾古戏台上会有免费的传统戏剧节目表演。

枫泾古镇是上海市民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平时的游客也不是很多,来着小住一段日子挺不错的,可以享受古镇的安宁,也能逃离大城市的快节奏。

上海枫泾古镇门票是多少钱

上海枫泾古镇门票价格:联票30元(含10个景点门票),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免票,1.2米以下儿童票价对折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据史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当时枫泾镇上有土布庄200余家。清代镇上布局众多,江南织造也在枫泾设立机构、工场,生产、收购棉纺织品。枫泾布行销全国。枫泾因而与盛泽、南浔等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江南古镇。清朝后期,米麸业取代衰落的土布业,使枫泾工商业再度兴盛。到近代,枫泾薄稻和枫泾猪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副业品牌。20世纪30年代起,枫泾又成为中国黄酒业的重要产地。黄酒和一百多年来盛销不衰的枫泾丁蹄、桂花状元糕、天香豆腐于三大土特产被今人称作枫泾四宝。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枫泾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只往来,购物十分方便。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至清末,全镇桥梁有52座之多,现在还保留了十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苔,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上望去,两岸绿树翠丛,古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枫溪竹枝词》中写道秋千架傍瑞虹桥,节届清明丽景饶。走到虹桥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据介绍,这儿将建一座九桥亭,让游客观赏桥乡风貌。虹桥对面友好街,沿河两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风貌。周庄双桥美名远播,枫泾三桥丽景无双。即将修复重建的枫泾三桥景点将成为枫泾古镇游的一处景观。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OK,关于枫泾古镇门票和枫泾古镇要门票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